网站首页 > > 详情
31.5K

共青城市简介

2018年11月30日   点击人次:17949

共青城市简介

共青城位于江西省北部,庐山南麓,鄱阳湖西岸。地理坐标为北纬29.19′,东经115.58′。南接南昌,北依九江,与南昌、九江相距各60公里。福银高速贯穿城区,昌九城际铁路在此设立站点,素有“鄱阳湖畔的明珠,京九线上的名城”之美誉。是全国青年创业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中国羽绒服装名城、国家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基地、中国绿色名区。

  1955年,98位上海青年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来到这里垦荒创业,经过几代共青人的努力,将其建设成为一座新城,并铸造了“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的共青精神。作为全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地方,共青城的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先后有9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视察。胡耀邦同志两次亲临共青,三次为共青题词。江泽民同志亲临视察时为共青城题词——艰苦创业、开拓进取。胡锦涛总书记亲临共青城视察时指示:“要把我们共青城建设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开发区”。温家宝总理两次来到共青城,指出:共青城是个很有意义的地方,要建设好、管理好。李克强副总理视察时明确要求,“要大力支持共青城发展,使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宏伟目标,变成生动的实践”。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共青城风雨兼程半个多世纪,实现了从共青社,到共青垦殖场,到共青开发区,再到共青城市的历史衍变。也因此成为青年创业的一面旗帜。

  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公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省政府下发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共青城市人民政府响应省政府号召,依据国务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省政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江西省和九江市“十二五”规划,制定了《共青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规划》,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机遇,立足我市产业特色、优势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改善发展环境和做大产业集群为动力,以重大骨干项目建设为支撑,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培育新兴产业,着力改善民本民生,着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推进共青城跨越崛起,将我市打造成为现代化、国际化、低碳化的新兴城市,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示范区和展示区。

  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国家民政部批复江西省设立共青城市。11月,江西省政府根据批复精神,正式下发《关于设立共青城市的通知》:同意将德安县茶山街道办事处、甘露镇、金湖乡,永修县江益镇和燕坊镇坪塘村、燕坊村,星子县苏家垱乡、泽泉乡划归共青城市管辖,设立县级共青城市。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被香港主流媒体评为“最具海外影响力的城市”。辖区面积308平方公里,总人口19万人。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达到74.77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20.1%、达到13.1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1.6%、达到375.8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1%、达到121.64亿元,先导区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

  电子电器产业

  目前已聚集维信诺OLED、天翌光电、 超群科技等电子企业50余家,产业涵盖手机整机生产、OLED显示屏、触控屏、线路板、模组、背光源、精密模具、壳料等,是“省级手机产业基地”。同时形成以金淞电器、挪宝电器为龙头的电器产业。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全力推进投资60亿元的汉能光伏一期600MW柔性铜铟镓硒光伏产品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推进汉能光伏、共晶光伏、欧唯诺光伏等以太阳能发电的新能源产业成为共青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把共青城市建设成为江西新兴光伏产业基地,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和应用示范基地。大力推动石墨烯产业园、清大文创3D打印发展壮大,加速培育新材料产业集聚。

  纺织服装产业

  纺织服装作为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现有纺织服装企业近300余家,熟练工人5万余人,拥有“鸭鸭”、“回圆”、“深傲”、“天山雪”、“雪玉狐”5个中国驰名商标和一大批自主品牌,建成了全国第二个羽绒制品国检中心,羽绒制品及各类服装年产能5000万件(套),高档纺织规模30万锭,是“中国羽绒服装名城”、“国家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和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纺织服装)”。

  现代服务业产业

  做大移动互联网APP产业。通过建设“大赛+孵化+投资+产业集群”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打造一个全新的、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互联网+”和“+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一站式创业孵化服务。

  培育现代金融业。规划建设现代金融服务中心,引进银行、证券、担保等金融机构入驻共青城。已成立青年创业支行,设立面向全省的中小企业股权交易中心、产权交易分支机构,增设小额贷款公司,并推动现有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成村镇银行。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股权质押、专利质押、订单质押等多种贷款业务,为中小企业融资拓宽渠道。

  繁荣商贸物流。以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和羽绒服装名城为依托,加快建设国际服装城,推动国内外著名品牌进驻服装城。规划建设汽车销售、建材家居、服装辅料三个大市场,加快天虹商场、万商城等项目投入运营,打造一批商业综合体和商品大市场,逐步形成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发展现代旅游。完善《共青城市旅游总体规划》,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科普教育、生态体验等多种旅游资源,以中国羽绒博物馆、鸭鸭产业创新基地为依托,加快发展工业旅游;以鄱阳湖岸线、富华山4A景区、鄱阳湖候鸟观赏区、庐山国际高尔夫球会、省级网球训练中心、宏博总部经济基地、五星级格兰云天酒店、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馆等为依托,大力发展科教养生休闲旅游。

1.png

 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