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8日 点击人次:1645
玉府字〔2017〕61号
玉山县人民政府
关于创新驱动“1122”工程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县直各单位: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我县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根据《上饶市人民政府关于创新驱动“2211”工程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我县将在“十三五”期间实施创新驱动“1122”工程,即围绕我县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重点新建10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和县载体(其中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和载体3个),新增10个市级以上创新人才和团队(其中市级以上创新人才和团队3个),实施2项重大科技专项,新增2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现提出具体实施意见如下:
一、总体思路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新常态下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重点聚焦我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以企业为实施主体,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抓手,以创新平台和载体、创新人才和团队为支撑,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形成大众创新创业的局面,全面推进创新型玉山建设。
二、基本原则
(一)产业提升原则。以产业提升的技术需求为导向,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改造优势产业,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和质量,形成新兴产业集群。
(二)聚焦重点原则。结合我县产业基础和发展趋势,重点聚焦未来3-5年具有高成长性、强带动力、广辐射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抢占技术制高点和价值链高端环节,推进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三)人才为先原则。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立足提升重点领域技术创新水平,大力引进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提升本土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研发能力。
(四)协同创新原则。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协同、部门间协同、区域协同等协同创新机制,构建“多元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体系,促进各类创新主体深度结合、创新要素有机融合、优质资源充分共享,提升整体创新效能。
(五)市场导向原则。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按市场机制运行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创新要素整合和技术集成,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
(六)开放合作原则。实施科技大开放战略,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强化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科技合作,引进一批优势科研机构、人才、技术、成果、项目,广泛集聚国内外创新要素资源。
三、目标任务
“十三五”期间,通过创新驱动“1122”工程的实施,全县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健全,符合创新要求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力争使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力争到2020年,全县科技综合实力位居上饶市前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均实现翻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增长200%。
(一)新建10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和载体,其中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和载体3个。
在巩固提升现有省级、市级创新平台和载体的基础上,重点新增建设10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和载体,其中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和载体3个。主要包括:市级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
(二)新增10个市级以上创新人才和团队,其中省级以上创新人才和团队3个。
在巩固提升现有省级、市级创新人才和团队的基础上,新增培养各类市级以上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10个。主要包括:****、江西省青年科学家、江西省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赣鄱英才866工程人选、信江英才555工程人选等。
(三)实施2项重大科技专项。
重点聚焦我县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电子商务、有色金属、建材、纺织服装等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组织实施2项重大科技专项,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通过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着力提升产业的技术层次,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四)新增2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以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企业为重点培育对象,培育和壮大一批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我县高技术含量的科技型企业快速增长。到2020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
四、主要措施
实施创新驱动“1122”工程,是“十三五”期间我县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县财政将整合现有科技专项资金,在县本级科技专项资金中安排创新驱动“1122”工程专项经费。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围绕“1122”工程的实施,调整发展思路和部署,落实相关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出成效。
(一)强化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
一是鼓励企业建立创新平台。巩固提升现省级、市级平台的建设水平,强化考核评估,对创新研发能力强、成果转化效率高、创新人才培养优的创新研发平台,择优安排一定经费给予支持,并且在科研项目立项、人才引进和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奖励、科技融资和政府政策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对新组建的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由县财政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通过验收的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根据国家、江西省验收或考核评估结果,以及实际运行情况予以奖励,具体参照《中共玉山县委 玉山县人民政府关于以企业为核心,五年决战800亿的若干意见》(玉发[2016]60号)文件中提出的执行,即:“对工业企业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质检中心(站、所)、企业技术中心的,分别在市政府奖励40万元的基础上,县政府再予以奖励60万元;对获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质检中心(站、所)、企业技术中心,在市政府奖励8万元的基础上,县政府再一次性予以奖励12万元;对获得省级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在市政府奖励20万元、18万元、6万元的基础上,县政府再一次性予以奖励30万元、18万元、6万元。对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一次性奖励50万元,奖励资金由县财政从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承担。”对新引进的国家级、省级科研院所或研发平台具有独立法人的分支机构,参照通过验收的省级研发平台,根据运行情况给予一定的后补助或绩效奖励。(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财政局、县发改委、县工信委、县教体局)
二是支持高新区做大做强。鼓励和支持玉山经济开发区向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转型,鼓励和支持高新区引进创新型企业,培育发展和做强做优高新技术产业。对于高新区建立的高水平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检测平台、创业孵化平台和创新研发平台,县财政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财政局、县发改委、县商务局)
三是加大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政策扶持力度。对我县企业、及其它投资主体创办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经认定为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视在孵企业数和毕业企业数,以后补助方式给予一定资助;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根据孵化企业规模,在县级科技专项中予以扶持。(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财政局等相关单位)
四是鼓励和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我县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申请省级、国家级联盟,对新获批的国家级、省级产业技术联盟,以项目方式给予支持。我县企业与国家级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技术战略联盟或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并取得科技成果,经有关部门确认后采取后补助的方式给予补助。(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财政局、县工信委)
(二)加大创新人才和团队培养扶持力度。
一是加大对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的支持力度。对于新获批国家级、省级、市级创新人才和团队,以项目方式给予支持,力度不低于5万元 /人(个)。(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教体局)
二是鼓励引进高层次创新型技术人才。对于引进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在人才落户、住房安排、社会保障、职称评定、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方面按政策优先予以保障。用人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及时为高层次人才办理或接续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各项社会保险,人社部门优先办理相关手续。项目领军人才从事重点创新、成果转化等活动取得的业绩,可作为职称评审业绩条件之一。(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教体局、玉山经济开发区)
三是统筹人才、团队、项目、基地。对确定的国家和省级、市级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在申报创新平台建设、重大(点)科技计划项目时给予优先安排,在经费支持上予以适当倾斜。(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人社局、县教体局)
(三)大力实施重大科技专项。
一是加大对重大科技专项资金支持强度。重点聚焦我县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电子商务、有色金属、建材、轴承、旅游等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利用5年左右时间,实施2个重大科技研发专项,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滚动支持的原则,实行动态管理,专项由县创新驱动“1122”工程推进小组审议后,报县政府审定。(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财政局)
二是落实重大科技专项税收优惠政策。对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所需的进口设备按规定免征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对于重大科技专项形成的技术成果进行转让时给予税收优惠。(责任单位:县国税局、县地税局)
三是健全优先采购使用重点创新产品的政策。对重大研发专项项目和科技协同创新体研发并首次投放市场的创新产品,采取首购、订购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使用财政资金的重大产品采购项目,应首先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对涉及民生的高新技术产品,在落实扩大内需的措施中予以优先安排。(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发改委、县工信委、县科技局、县国资办)
(四)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一是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做好“一对一”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工作,搭建高新技术企业与政府、金融机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交流合作服务平台,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对于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按照《中共玉山县委 玉山县人民政府关于以企业为核心,五年决战800亿的若干意见》(玉发[2016]60号)文件执行。加强企业专利工作,设立“玉山县专利奖”。(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财政局)
二是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依法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税收优惠政策。对研发费用支出占当年销售额比例超过5%的,按其对县财政的贡献,县财政给予部分奖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年度实际发生额的50%,从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责任单位: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财政局、县科技局、玉山经济开发区)
三是鼓励社会资金投资高新技术企业。对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按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责任单位: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科技局)
(五)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一是建立统筹协调与决策机制。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创新驱动“1122”工程推进小组,负责统筹、部署、指导、协调工程实施的各项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负责日常协调工作。(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发改委、县工信委、县财政局、县人社局)
二是深化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优化科技计划(专项、基金)布局,加强县本级科技计划顶层设计,强化分散在各部门科技计划的整合,加强统筹协调,形成“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类计划、基地和人才计划”四大类计划。强化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的管理,适时组建“玉山县科技项目管理服务中心”,建立全县统一的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和评估监管机制,对科技计划项目的申请受理、项目评审、过程管理、绩效评估,逐步通过公开竞争等方式择优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发改委、县工信委、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编办)
三是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创新财政金融支持科技发展的路径,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补偿金财政投入力度,并对高新技术企业予以优先支持。积极引导各类投资基金投资县内创新项目。财政性资金或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参股及发起设立的各类投资基金,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本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可通过适当让渡收益、采用优先劣后等结构化设计,按照市场化方式专业运作。进一步优化和拓宽“科贷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渠道,鼓励各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展专利、版权和商标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财政局、县金融办、县编办、有关金融机构)
四是强化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建设全县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强化大型科学仪器、超级计算、科技成果、科技培训等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主导作用,建立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和服务模式,为我县各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科技人才提供开放、高效和便捷的服务,提升科技创新创业的公共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财政局、县教体局、县工信委、县经济开发区)
(六)加强督查问效。
各有关部门要对各自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进展调度,并及时反馈进展情况和实施成效。建立创新驱动“1122”工程统计指标体系,定期予以发布。推进小组办公室要对各有关部门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通报。(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统计局、县发改委、县工信委、县财政局)
玉山县人民政府
2017年5月25日
玉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室 2017年5月25日印发